一、泛堿現象
濕貼天然石墻面在安裝期間,石材板塊會出現似"水印"一樣的斑塊,隨著鑲貼砂漿的硬化和干燥,"水印"會稍微縮小,甚至有些消失,其孤立、分散地出現在板塊中,室內程度不嚴重,影響外觀不大。但是,隨著時間推移,特別是外墻反復遭遇雨水或潮濕天氣,水從板縫、墻根等部位侵入,天然石的水斑逐漸變大,并在板縫連成片,板塊局部加深、光澤暗淡、板縫并發析出白色的結晶體,長年不褪,嚴重影響外觀,此種現象稱為泛堿現象。
二、原因分析
1.天然石材結晶相對較粗,存在許多肉眼看不到的毛細管,花崗巖細孔率為0.5~1.5%,大理石細孔率為0.5~2.0%,其抗滲性能不如普通水泥砂漿,花崗巖的吸水率0.2~1.7%是較低的,水仍可由通過石材中的毛細管浸入面傳到另外一面。天然石材的這種特性及毛細孔的存在,為粘接材料中的水、堿、鹽等物質的滲入和析出并形成泛堿提供了通道。
2.粘結材料產生含堿、鹽等成分物質。主要為鑲貼砂漿析出Ca(OH)2(氫氧化鈣)并跟隨多余的拌合水,沿石材的毛細孔游離入侵板塊,拌合水越多,移動到砂漿表面的Ca(OH)2就越多,水分蒸發后,Ca(OH)2就存積在板塊里。
其他,如在水泥中添加了含有鈉Na+的外加劑,粘土磚磚土壤含有的Na+、Mg2+、K+、Ca2+、C1-、So42-、C032-等,遇水溶解,會滲透到石材毛細孔里,形成"白華"等現象。粘結材料產生的含堿、鹽等成分物質是滲入石材毛細孔產生泛堿的直接物質來源。
3.水的滲入。由于外墻接縫用水泥細砂砂漿勾縫,令防水效果差;地面水(或潮濕)沿墻體或砂漿層侵入石材板;安裝時對石材灑水過多等原因,使水入侵石材板,并溶入Ca(OH)2和其他鹽類物質進入石材毛細管形成泛堿。可見,水是泛堿物質的溶劑和載體。
三、預防措施
針對泛堿現象的成因,可以相應從切斷泛堿的途徑,減少Ca(OH)2、鹽類等生成物及減少水的侵入三方面采取措施,進行預防。
(一)施工前準備
1.設計上考慮消除泛堿,盡可能設計成干掛形式;考慮好結構的防水處理;選擇吸水率及其他物理性能符合要求的石材板等。
2.施工前要充分考慮可能發生泛堿的各施工工藝環節,提前作好預防措施,如無把握應先做樣板。
3.有關材料應先檢驗后使用,不但要求外觀、尺寸合格,而且其物理性能指標也要合格。
(二)使用防堿背涂劑
1.石板安裝前在石材背面和側面背涂專用處理劑,該溶劑將滲入石材堵塞毛細管,使水、Ca(OH)2、鹽等其他物質無法侵入,切斷了泛堿現象的途徑。無背涂處理,泛堿不可避免,經背涂處理的石材的粘接性不受影響。
2.在石材板底涂刷樹脂膠膠,再貼化纖絲網格布,形成抗拉防水層,但切不可忘記在側面作涂刷處理。
(三)減少Ca(OH)2、鹽等物質生成
1.鑲貼用的水泥砂漿宜摻入減少劑,以減少Ca(OH)2析出,粘貼法砂漿稠度宜為6~8cm,灌漿法砂漿稠度宜為8~12cm。
2.室外鑲貼可采用水泥基商品膠粘劑(干混料),它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大大減輕水泥凝結泌水。室內鑲貼可采用石材化學膠粘劑點粘。
(四)防止水的侵入
1.作業前不可大量對石材和墻面淋水。
2.地面墻根下應設置防潮層、衛生間、浴室等用水房間的外壁如有石材裝飾,其內壁應需作防滲處理。
3.外墻石材裝飾面,為防止從板縫侵入,墻面板塊必須離縫鑲貼,縫寬不應小于5mm,使用石材專用硅硐耐候密封膠密封。
4.室外施工搭設防雨蓬,處理好門窗框周邊與外墻的接縫,防止雨水滲漏入墻。
5.鑲貼完成后,室外石材全面積噴涂有機硅防水劑或其他無色護面涂劑。
四、治理辦法
天然石材墻面一旦出現泛堿現象,由于可溶性堿(或鹽)物質已沿毛細孔滲透到石材里面(滲出石板表面的可以清除),很難清除,故應著重預防,泛堿發生后只可作以下補救。
1.盡快對墻體、板縫、板面等全面進行防水處理,防止水分繼續入侵,使泛堿不再擴大。
2.可使用市面上的石材泛堿清洗劑,該清洗劑是由非離子型的表面活性劑及溶劑等制成的無色半透明液體,對于部分天然石材表面泛堿的清洗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在使用前,一定要先作小樣試塊,以檢驗效果和決定是否采用。
石材翻新總之,消除濕貼天然石墻面泛堿重在預防,只要探明其產生的根本原因,而在設計、材料、施工各環節中嚴格把關,科學防治,就完全可避免泛堿現象的發生,使天然石材這種古老的建筑材料為現代建筑再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