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夫石材翻新了解到:天然石材以其自然莊重、色彩絢麗及較好的抗風化穩定性、耐磨性、耐酸堿性等特點,被建筑師逐漸認識并廣泛采用于建筑物的室內、外墻面裝飾,極大地突出了建筑的藝術效果。天然石材的安裝施工有干掛法和濕貼法,其中濕貼法具有施工簡便,造價較底的優點,但也比較容易產生一些質量通病,突出的一點即是石材表面泛堿現象,產生泛堿后的墻面"水印"斑斑,去之無效,拆之亦難,極大地破壞了建筑裝飾效果。廣州近年建成的一些標志性公共建筑、廣場建筑濕貼花崗巖有泛堿和析白流掛(白胡子)現象,有些甚至十分嚴重,給這一建筑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和遺憾。為此,分析泛堿成因和作相應的預防措施具有重要意義。
一、泛堿現象
濕貼天然石墻面在安裝期間,石材板塊會出現似"水印"一樣的斑塊,隨著鑲貼砂漿的硬化和干燥,"水印"會稍微縮小,甚至有些消失,其孤立、分散地出現在板塊中,室內程度不嚴重,影響外觀不大。但是,隨著時間推移,特別是外墻反復遭遇雨水或潮濕天氣,水從板縫、墻根等部位侵入,天然石的水斑逐漸變大,并在板縫連成片,板塊局部加深、光澤暗淡、板縫并發析出白色的結晶體,長年不褪,嚴重影響外觀,此種現象稱為泛堿現象。
二、原因分析
1.天然石材結晶相對較粗,存在許多肉眼看不到的毛細管,花崗巖細孔率為0.5~1.5%,大理石細孔率為0.5~2.0%,其抗滲性能不如普通水泥砂漿,花崗巖的吸水率0.2~1.7%是較低的,水仍可由通過石材中的毛細管浸入面傳到另外一面。天然石材的這種特性及毛細孔的存在,為粘接材料中的水、堿、鹽等物質的滲入和析出并形成泛堿提供了通道。
2.粘結材料產生含堿、鹽等成分物質。主要為鑲貼砂漿析出Ca(OH)2(氫氧化鈣)并跟隨多余的拌合水,沿石材的毛細孔游離入侵板塊,拌合水越多, 移動到砂漿表面的Ca(OH)2就越多,水分蒸發后,Ca(OH)2就存積在板塊里。
其他,如在水泥中添加了含有鈉Na+的外加劑,粘土磚磚土壤含有的Na+、Mg2+、K+、Ca2+、C1-、So42-、C032-等,遇水溶解,會滲透到石材毛細孔里,形成"白華"等現象。
粘結材料產生的含堿、鹽等成分物質是滲入石材毛細孔產生泛堿的直接物質來源。
3.水的滲入。由于外墻接縫用水泥細砂砂漿勾縫,令防水效果差;地面水(或潮濕)沿墻體或砂漿層侵入石材板;安裝時對石材灑水過多等原因,使水入侵石材板,并溶入Ca(OH)2和其他鹽類物質進入石材毛細管形成泛堿。可見,水是泛堿物質的溶劑和載體。
以上就是石大夫石材翻新告訴大家的天然石材墻面泛堿現象成因!你學會了嗎?